储能技术本身具有一专多能的特点和灵活多样的技术路线,主要体现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并网、改善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交通电气化、改善偏远或离网地区的电力供应、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而除储能技术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能源优化运行管理等技术,也都成为未来更可持续的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储能和其他技术的结合,可以重构出一个更加灵活、可靠和可持续的新型能源系统,从而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因而“储能+”模式有着近乎无限的可能。

一、产品概述(WBBS-8闭口闪点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WBBS-8全自动闭口闪点测试仪,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闭口闪点值。本仪器采用彩色液晶屏幕显示,全中文人机对话界面,电容式触摸屏,开放式、模糊控制集成软件,模块化结构等技术;对可预置温度、试样标号、大气压强、试验日期等参数具有提示菜单,导向式输入的工作方式。本仪器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快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261-2008《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规定的试验要求,是理想的同类进口仪器的替代产品,可广泛用于铁路、航空、电力、石油行业及科研部门。
二、适用标准及适用范围(WBBS-8闭口闪点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本仪器是根据国家标准GB/T261-2008《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所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按该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石油产品用闭口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低温度,即闭口杯法闪点。
三、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WBBS-8闭口闪点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2、温度测量:量程:室温~350℃;
重复性:≤2℃;再现性:≤4℃;
分辨性:0.1℃;精度:0.5%;
3、基数参数: 升温速度:符合GB/T261-2008标准;
点火方式:电子点火或气体点火两种方式;
4、环境温度: (10~40)℃;相对湿度:≤80%;
5、整机功耗: 不大于500W。
四、结构和特点(WBBS-8闭口闪点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一)仪器结构
1、仪器结构正视图(见图1、图2所示)各标号意义如下:
1、电源开关;2、打印机;3、液晶显示屏;4、操作键盘;5、加热试验装置(见序号10~16);6、升降臂;7、试样油杯;8、杯座;9、火焰调节旋钮;10、加热浴套;11、杯盖;12、温度传感器;13、闪点检测传感器;14、搅拌轴;15引火口;16点火器。
注1:燃气进气口在仪器的后面左下角处。
注2:升降臂的上升下降是自动完成的,切不可用手强行扳上扳下,以免损坏升降臂!
注3:闪点检测传感器须保持清洁,否则将降低检测的灵敏度!
(二)仪器特点
1、采用彩色液晶大屏幕显示,全中文人机对话界面,电容式触摸屏,对可预值温度、试样标号、大气压强、试验日期等参数,具有提示菜单导向式输入。
2、模拟跟踪显示温升与试验时间的函数曲线,具有中文误操作软件提示修改功能配试验日期 、试验时间等参数提示功能。
3、储存250组历史数据。
4、自动校正大气压强对试验的影响并计算修正值。
5、微分检测,系统偏差自动修正。微分数据可随时根据具体样品调整。
6、开盖、点火、检测、打印数据自动完成,试验臂自动升起和落下。
7、电点火和气点火两种方式,强制风冷。
8、带仪器自检功能。
9、能够随时手动开盖,检查样品的闪点情况。
10、能够随时调整滞后温度,扩大仪器的测量范围。
11、能够自动判读实验结果是否符合GB/261-2008的规定要求。
五、工作原理(WBBS-8闭口闪点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本仪器在国家标准GB/T261-2008规定的条件下,把试样装入试验杯,对装有试验油的试验杯加热,产生的石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凝合成气体在火焰接触发生闪火时的*低温度作为闪点。
计算机根据所采集的温度变化情况由I/O口发出指令,控制加热器,使试验油温度按一定速率上升,扫描周期、点火时间、微分检测等均实施自动控制,当闪火被测出时,计算机系统停止数据采集,显示闪火温度并打印记录结果,停止加热,关闭火焰,大臂自动抬起,实验结束。
总体而言,“储能+”分为两类:一是储能技术与其他领域的结合,包括“储能+光伏”“储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储能+氢燃料电池”等,通过储能的加持突破对应领域技术上的既有限制,在新模式下形成合力;二是不同储能技术之间的混合,包括:“锂电+超级电容”“锂电+液流电池”“飞轮+电池”“储热+储电”等组合方式,使得功率型储能与能量型储能以合适的配比应对特定的应用场景,辅以状态预测和优化控制技术,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充满希望和可能性的东西总是让人向往,但能否落地的关键因素还是盈利能力,上述每一种模式都有赖于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以及储能系统成本的继续降低。值得说明的是,“储能+”是非常灵活的,并不局限于“1+1”式的结合。随着应用场景的细分,在有限的寿命和容量下,考虑到不同技术本身对使用强度、运行环境的要求,不同储能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叠加混合形式将形成不同成分构成的“药”,如同在单方和复方之间选择的艺术。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